亚洲小说图片,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片公司,刺激AV黄色网址,又刺激又黄色网站

返回首頁|能源行業產品大典 與我互動 在線投稿
掃描關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氣候變化

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擬出 減排量將審核簽發

2011-02-22  來源:互聯網 

  在漫長的等待之后,業界期待已久的《中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活動管理辦法(暫行)》(以下簡稱:《辦法》)已經到了呼之欲出的階段。

  春節前夕,在“北京綠色金融協會成立儀式暨綠色金融研討會”上,國家發改委應對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孫翠華透露,《辦法》文本已經完成,正處在征求意見和履行報批手續階段,將盡快出臺《辦法》,使自愿減排項目的減排量能夠公正透明,以此增加對買方的吸引力。

  本報記者了解到,《辦法》值得關注的地方在于,將解決國內自愿減排市場缺乏信用體系的問題,同時將明確自愿減排交易的交易產品、交易場所、新方法學申請程序以及審定和核證機構(DOE)資質的認定程序。

  遺憾的是,《辦法》沒有對自愿減排標準以及定價規則做出說明。

  雖然,自愿減排量在全球一直面臨需求不足問題,2009年全球碳市場交易量達到87億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自愿減排交易量不到1億噸、僅占1%,中國本土的自愿減排交易量更少,一家中等環境交易所的自愿減排成交量不過幾十萬噸。

  但是,自愿減排交易意義重大,可以為中國真正的碳市場做準備。“《辦法》的出臺,對于促進國內碳市場的發展,是很重要的一步。”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洪波說。

  具有國家信用的自愿減排交易

  業內人士稱,《辦法》出臺后,國內自愿減排市場缺乏信用體系的問題將得到解決,《辦法》將對自愿減排交易的交易產品、交易場所、新方法學申請程序以及審定和核證機構(DOE)資質的認定程序做出明確。

  自愿減排市場信用體系建立的關鍵點在于,自愿減排項目經國家發改委的核準,并對減排量進行審核簽發后,才可在國家認可的自愿減排交易機構內進行交易,相關信息還要在由發改委統一管理的國家登記簿中進行登記。

  “在國家認可的交易機構里進行交易的自愿減排量將具有國家信用。”一位看過《辦法》的專家對本報記者表示。

  中國這種做法在國際上將是首次,目前,國際上尚無任何一個國家設立機構對自愿減排量進行審核簽發。

  另外,據透露,《辦法》還對交易產品做出規定,申請核準和簽發減排量的項目,既可以是依據聯合國批準的清潔發展機制(CDM)方法學開發的項目,也可以是依據國家發改委批準的新方法學開發的項目。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那些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準但未在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EB)注冊的項目具有申請自愿減排項目的資格。

  這意味著,近2000個在EB懸著、未獲得注冊的中國項目有望找到新出路,根據最新數據統計,截至2011年1月27日,國家發改委批準的全部CDM項目為2888個,其中在聯合國EB注冊的項目則只有1000多個。

  至于交易場所方面,《辦法》規定,現有交易機構和擬新建自愿減排交易機構,如要增加自愿減排交易業務,都要向國家發改委提交材料進行申請。關鍵門檻是,注冊資本不低于1億元人民幣。

  此舉可理解為,國家意圖杜絕盲目跟風、一擁而上建碳交易所的沖動。

  另外,國家發改委也將批準自愿減排項目新方法學以及DOE資質等。擬成立自愿減排審核理事會,發改委將根據審核理事會意見,批準新方法學以及審定和核證機構(即DOE)資質等。

  “新方法學將是適合中國本土的方法學。現在的方法學基本都是國外的,本土的很少。”一位專家表示。

  本報記者還了解到,在國家發改委提交自愿減排項目申請,時間流程將比向EB申請CDM項目注冊,以及向國際三大自愿減排標準組織申請自愿減排項目注冊要短得多,《辦法》對于自愿減排項目注冊和減排量簽發評審時間等都做了限定。

  中國最大自愿減排項目開發商之一、瑞士南極碳資產管理公司中國區總監西克(CasparChiquet)說:“CDM項目從遞交申請材料到注冊成功,即使一切順利,至少需要一年多的時間,目前國際三大自愿減排標準的申請時間,整個程序與CDM越來越接近,也至少需要一年時間。”

  自愿減排能否減稅?

  雖然《辦法》出臺將解決不少問題,但據相關人士透露,《辦法》沒有對自愿減排標準以及定價規則作出說明。

  自愿減排市場存在標準不統一的現象。據統計,國際上自愿減排的標準已有14種。由于現在自愿減排交易買方多是發達國家的公司、機構,使用的標準也多是國外的。西克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在中國國內使用較多的國際三大自愿減排標準包括VCS、黃金標準以及SocialCarbon,這三大自愿減排標準組織都是國際NGO組織。

  中國也有自己本土的自愿減排標準,北京環境交易所、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都開發了自己的標準。

  到底是用本土的標準還是國外的標準,還是都可用?《辦法》未對此作出說明。

  “我的理解是,《辦法》對標準一視同仁,不存在《辦法》出來之后,本土標準就能‘沾光’的情況,本土標準還要努力以獲得更多項目的使用。”北京環境交易所一位高管對本報記者表示。據了解,目前還沒有自愿減排項目采用北京環境交易所的熊貓標準。

  另外,《辦法》也未對定價規則做出說明。

  事實上,自愿減排量的價格與標準緊密相關,不同的標準產生的減排量有較大的價格差異,標準越嚴格則價格越高。據了解,在國際自愿減排標準中,黃金標準由于最嚴格,產生的自愿減排量價格最高。

  定價規則的缺失將影響項目業主的選擇。對于項目業主來說,《辦法》出臺后,可以向國家發改委提交自愿減排項目申請,在中國國內也可以進行交易,但是若定價規則不明確,項目業主或許寧愿不辭辛苦,繼續去聯合國EB申請CDM項目注冊。

  另外,自愿減排的實質是買方并沒有法律義務進行減排,是自愿為環境保護做貢獻,所以不會進行“總量控制”,這導致自愿減排量的需求不大。

  國家若明確認可,發改委審核簽發后的自愿減排量可用于抵消企業的碳排放,則自愿減排量的需求將旺盛很多。

  比如說去年底,不少地方省、市為沖刺“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采取“拉閘限電”的方式,導致很多企業去購買柴油,不但碳排放更大,而且成本更高。如果企業可以購買自愿減排量進行碳抵消,即用市場手段來實現節能減排,比行政手段更有效,成本也更低。

  但這一市場手段需要配套相應的罰款機制,在歐盟,對超出指標的溫室氣體排放的罰款額標準為100歐元/噸,刺激了眾多企業以市場手段來實現減排目標。

  陳洪波認為,政府應該為從事自愿減排的企業提供一些激勵政策,如補貼、減稅等。

  正是出于獎勵誘因,中國臺灣地區產業自愿減排的參與比例達到56%。臺北大學助理教授李堅明稱,臺灣地區政府會補助企業資本設備投資、減免能源稅或碳稅。

  另外,最重要的配套獎勵誘因是,進行了自愿減排的企業,對于過去減少的碳排放量,在臺灣地區未來實施“總量控制與交易”制度時,可給予碳排放權配額獎勵。

  國內碳市場或萌芽

  雖然《辦法》規定在國家認可的交易機構內進行自愿減排交易,有利于交易機構業務得到提升,但交易機構不認為自愿減排交易會大幅增加。

  “自愿減排交易在碳交易中不會占主導地位。賣自愿減排的人很多,買的人很少。”一位交易所高管稱。

  這位高管認為,自愿減排交易可以達到“練兵”的效果,來推動碳市場體系的建設。雖然全國各地都在建交易所,但是還沒有任何關于碳交易的規章制度,《辦法》如果出來,將是第一個。

  “十二五”期間中國建立碳排放市場的政策信號已經得到明確,孫翠華在“北京綠色金融協會成立儀式暨綠色金融研討會”上稱:“我們現在認為,建立國家碳排放市場,是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最主要的工具和手段,根據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將大力推動這項工作。”

  孫翠華還指出,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行業,探索碳排放交易。

  事實上,已有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對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躍躍欲試,廣東省發改委資源節約與環境氣候處處長林耀軍此前曾向本報記者確認,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等相關工作已寫入《廣東省開展國家低碳省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并已獲得省政府批準,上報到國家發改委待審批。

  但一個全國性的“總量控制”的碳排放交易市場尚待時日,“目前還不具備‘總量控制’的大政策背景,十七屆五中全會已明確,探索控制能源的總量控制。”孫翠華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