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銀行推出的個人碳普惠平臺——“中信碳賬戶”正式上線。該平臺經授權后采集用戶在不同生活場景下的低碳行為數據,并通過科學計量方法算出個人碳減排量,計入個人“碳賬戶”。未來,該平臺將進一步引入綠色出行、二手物品回收等更多低碳場景,用戶積累的碳減排量可兌換一定權益,以此激勵用戶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生活方式。
5月5日,國網湖北電力經研院員工通過“湖北電碳地圖”調看近三年湖北各地區碳排放數據,為即將開展的相關研究做好數據儲備。近日,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首款“雙碳”數據應用產品——“湖北電碳地圖”在湖北省能源大數據中心上線。
日前,由城投水務集團負責建設的市重大工程南干線改造項目NGX1.5A標評標結果在市住建委平臺進行公示。這是疫情期間首個恢復評標的市級項目,也是首個完成線上評標的市級項目。南干線改造工程為2022年度上海市重大工程,計劃于2022年底基本建成。工程旨在提高區域污水輸送安全性和實現互聯互通功能,服務面積約89.2平方千米,服務范圍包括浦西魯班支線、浦東世博支線、上南支線、德州支線等16條污水支線,設計規模50萬立方米/天,最大輸送能力13.23立方米/秒。
4月26日,隨著國家能源集團旗下國電電力發布2021年年度報告,五大發電集團主力上市公司2021年業績已全部公布完畢。記者梳理發現,多家公司新增一項收益——大唐發電、華能國際、華電國際的碳排放權交易收入分別達到約3.02億元、2.69億元和1.4億元,國電電力碳排放配額本期發生額接近1.17億元。
氣候變化是當今時代的最大挑戰之一。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實施以碳強度控制為主、碳排放總量控制為輔的制度,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達到碳排放峰值。截至目前,全國多地已經公布了各自的“雙碳”工作綱領性文件。
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我國本外幣綠色貸款余額18.07萬億元,同比增長38.6%,比上年末高5.6個百分點,高于各項貸款增速27.6個百分點,一季度增加2.05萬億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間接碳減排效益項目的貸款分別為7.79萬億元和4.22萬億元,合計占綠色貸款的66.5%。
截至5月5日,國家能源集團榆林化工公司分鹽結晶裝置產出合格氯化鈉并實現連續穩定運行超1個月,標志著低溫臨界冷凍加真空熱法分鹽技術在煤化工廢水處理上的成功應用,為煤化工行業廢水處理樹立了標桿。
碳管理是一個前人涉足不深、研究成果非常少的新課題。現有的文獻對碳管理的本質、內涵和目標、任務的理解與闡述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差異,這不僅不利于科學指導碳管理的實踐,甚至還可能發出錯誤的信號。因此,結合“雙碳”行動,必須回答一些基礎的和關鍵的問題:我們認識碳管理的本質嗎?我們了解碳管理的內涵嗎?我們知道碳管理給政府、企業和公民帶來的挑戰嗎?為了達到碳管理的目標或者完成碳管理的任務,什么樣的管理方案才是可行的和有效的?
中國是今年金磚國家主席國,將主辦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四次會晤,今年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的主題是:“構建高質量伙伴關系,共創全球發展新時代”。分享綠色低碳轉型經驗,開展綠色低碳技術合作,是本次推動合作的重要內容。推動民間社會組織等領域的互動交流則是重要抓手。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全面落實《巴黎協定》,實現更加綠色的全球發展。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貴州省積極開展碳匯研究工作,畢節市林業局已發放全省第一張林業碳票,第二張碳票的發放工作正在進行。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消息,4月28日上午,中國—太平洋島國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心(以下簡稱“中太氣變合作中心”)啟動儀式以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舉辦,生態環境部副部長邱啟文出席儀式致辭,并與基里巴斯基礎設施和可持續能源部部長威利·托卡塔阿克共同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與基里巴斯共和國總統辦公室關于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物資援助的諒解備忘錄》。
日前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一次會議強調,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構建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環境基礎設施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方面,是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支撐。近年來,我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不僅拉動了經濟增長,也切實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但是,目前在一些地方,污水處理、垃圾處置等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通報的典型案例中,多有涉及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
4月28日,從北京市發改委獲悉,《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動計劃2022年度工作要點》正式發布。今年,北京重點從8個方面深化治理工作,推動實施23項限塑具體措施。
晉能控股裝備集團公司煤化工產業各單位堅決扛牢環保政治責任,緊盯序時計劃,狠抓工作落實,加快推進環保工程建設,確保項目如期完成,保證各類環保設施規范建設,促進煤化工產業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發展。
2022年4月26日上午,在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政府主管部門和發電集團、電力用戶代表等市場主體的共同見證下,北京電力交易中心向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組織委員會正式頒發國內首張綠色電力消費憑證。
中國環保新聞,環保,環保新聞,環境保護,煙氣環保處理,廢水環保處理,環保設備,環保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