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说图片,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片公司,刺激AV黄色网址,又刺激又黄色网站

汽車產銷量整體下降,新能源汽車卻“一枝獨秀”

2019-06-12 10:42  來源:工人日報  瀏覽:  

根據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三部門發布《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 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提出要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消費和使用,“各地不得對新能源汽車實行限行、限購,已實行的應當取消”。另外,“鼓勵地方對無車家庭購置首輛家用新能源汽車給予支持”,并且在停車費方面,還“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給予新能源汽車優惠”。

事實上,近期全國范圍內,汽車產銷量數據并不理想。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今年4月,我國汽車生產205.20萬輛,環比下降19.78%,同比下降14.45%;銷售198.05萬輛,環比下降21.41%,同比下降14.61%。從趨勢上來看,今年1~4月份的產銷降幅較1~3月份更為擴大。

盡管汽車產銷量整體下降,但是新能源汽車卻呈現“一枝獨秀”的態勢。今年4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0.2萬輛和9.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25.0%和18.1%,成績亮眼。

對此,業界有了這樣一種期待,隨著新政策落地實施,新能源汽車能否借“政策東風”達到新的增長高度,并進而帶動中國車市的整體復蘇?

首先,必須意識到,如今中國車市的不振,既有國際因素,也有國內因素。今年一季度,全球車市都出現了下行態勢,全球汽車產銷量下滑在7%左右,進而影響上下游的一系列產業。不過,我國汽車產銷量出現兩位數的下滑,高于全球同行均值,說明這樣的下滑既受全球汽車產業大環境影響,也受到自身諸多因素影響,才使得車市進入“瓶頸期”。

相比于當下每月200萬輛的汽車產銷量,新能源汽車10萬輛上下的月產銷量,占比很小,就算是翻倍,對于車市整體影響也不大。但是,這輪限購放開,給新能源汽車帶來的競爭壓力,卻是不容小覷的。

這是因為,“政策東風”帶來的影響,不只是新能源汽車領域,而是車市整體。這是因為,實施方案中還要求,“嚴禁各地出臺新的汽車限購規定”,已經采取限購的城市“應根據城市交通擁堵、污染治理、交通需求管控效果,加快由限制購買轉向引導使用”。而這些放開措施,針對的是包括傳統燃油車輛在內的所有汽車。換言之,新能源車輛限購放開的同時,傳統能源汽車的限購也會放松,兩者之間的競爭就會加劇。

當下傳統燃油汽車市場存在觀望情緒,一是因為消費者擔憂限購限行擴大化,二是目前汽車排放處于國五國六兩個標準的切換期,消費者在等待排放標準更高的車輛上市。也就是說,一旦觀望情緒散去,限制性措施放開,新能源汽車就要面對傳統燃油汽車的競爭,并且后者的排放標準甚高,對于環境的不利影響不見得會比新能源汽車高多少,技術、市場與服務都更加成熟。那么,在這樣的市場競爭之下,新能源汽車的競爭力又在哪里呢?畢竟,之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上漲,與對傳統燃油汽車限制性措施的存在不無關系。

與傳統燃油汽車市場觀望情緒正在散去不同,當下新能源汽車市場,觀望情緒正在集結。除卻補貼逐步退場之外,消費者不僅擔心充電網絡體系不夠健全,也擔心當下的新能源汽車,其在技術上會不會最終被淘汰。

畢竟,個別車企依然有“靠補貼賺一把”的心態,在技術研發上,特別是基礎技術方面投入低,力度小,在動力系統上缺乏突破性設計,仍然是舊有的汽車外殼套個傳統的大電池。這樣的產品,消費者的信心可想而知。

從全球范圍來看,汽車動力來源從傳統能源向新能源轉型,都是大勢所趨。只是,這樣的大趨勢何時成為現實,既與汽車科技的研發水平有關,也與相關基礎設施配套有關,更與全球能源經濟緊密相關。

正因如此,新能源車企要做的,不是盲目借著短期的政策東風瘋狂造車賣車賺補貼,而是要潛心進行技術研發積累,協助有關部門加快相關基礎配套設施的布局,等待外部環境時機。畢竟,只要大趨勢不變,真正的春天肯定會到來。

免責聲明:本網轉載自合作媒體、機構或其他網站的信息,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本網所有信息僅供參考,不做交易和服務的根據。本網內容如有侵權或其它問題請及時告之,本網將及時修改或刪除。凡以任何方式登錄本網站或直接、間接使用本網站資料者,視為自愿接受本網站聲明的約束。
相關推薦
兩會能源最強音 | 劉漢元:加快碳中和進程

兩會能源最強音 | 劉漢元:加快碳中和進程

劉漢元代表談到,當前,光伏發電已在全球許多國家和地區成為最經濟的發電方式,具備了大規模應用、逐步替代化石能源的條件,成為了全球發展可再生能源的第一主角。
兩會熱點 | 換電聲聲不絕、氫能熱度不減,新能源汽車產業痛點仍待解決

兩會熱點 | 換電聲聲不絕、氫能熱度不減,新能源汽車產業痛點仍待解決

自去年9月開始,我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時間表,到目前,全國20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已經提出2021年將研究、制定碳達峰方案,各企業也應聲而動。而聚焦汽車產業層面,新能源汽車、氫能、新能源消納、充換電基礎設施等成為近年來的發展重心。
特斯拉一家獨大的美國市場銷售額在大幅下滑!

特斯拉一家獨大的美國市場銷售額在大幅下滑!

相比中國市場近幾年各大廠商新品頻出、百花齊放的局面,美國市場似乎一直是特斯拉一家獨大,2020年銷量占據了美國電動車市場的八成份額。不過,隨著其他廠商的奮起追趕,這一情況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日前,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的一份研報中透露,特斯拉的銷量份額已經從去年的81%下滑至69%。
江淮汽車與蔚來成立新合資公司:暫定命名“江來”

江淮汽車與蔚來成立新合資公司:暫定命名“江來”

今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稱,已與蔚來控股有限公司在今日簽署合資意向書。意向書中寫道:鑒于雙方希望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領域進一步深化先進制造與服務管理、供應鏈等方面的合作,本著平等互利的原則,經友好協商,雙方擬在中國合肥市合資設立“江來先進制造技術(安徽)有限公司。”
兩會前瞻 | 盤點兩會代表的儲能 +新能源汽車提案

兩會前瞻 | 盤點兩會代表的儲能 +新能源汽車提案

碳中和、碳達峰確定目標下,在此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鋰電池發展迅猛。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圍繞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儲能相關的提案也備受關注。

推薦閱讀

熱文

Copyright © 能源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