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尼魯姆杰赫勒姆水電項目原定八年完工,預算845.02億盧比,但實際耗時長達十六年,截至2023年6月,總成本已飆升至4234.46億盧比,超支高達3389.44億盧比。審計報告嚴厲批評:“由于未遵循《發展項目手冊》指導方針,項目工期超支九年,成本大幅增加。”近年來,項目發電量更是一度銳減至2476吉瓦時,不足目標的一半,隨后又因尾水隧道坍塌,于2022年7月6日全面停運,遭遇重大挫折。
項目延誤還導致巴基斯坦失去了對印度在尼勒姆河/基申甘加河的優先水權。國際仲裁法院裁定,印度在相關水電項目上的行動更為積極,從而獲得了優先權。此外,項目未能按清潔發展機制獲得預期收入,管理層也因未遵守規定而未能獲得國際碳信用額。環境問題同樣嚴峻,規劃階段環境研究不當,導致河流流量減少,對穆扎法拉巴德市造成不利影響。審計報告結論與公眾失望情緒相呼應,直言:“發電站TRT嚴重坍塌,質疑設計與工程質量,既無法實現預期發電效益,也無法確立水權。”報告呼吁緊急改革,追究責任,并完成未盡的項目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