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超安全核公司(USNC)已與波蘭Synthos綠色能源公司(SGE)簽署了一項合作協議,以評估微型模塊化反應堆以及該能源系統產生氫、熱和電的可行性。美國超安全核公司表示, 該公司和SGE已聯合向波蘭發展部申請IPCEI機制(歐洲共同利益的重要項目)的項目融資,用于項目研究。該聯合項目的目標是開發一種“經濟高效、零排放的熱能和動力源,用于工業規模的氫氣生產”。據悉,該能源系統的效率預計約為80-85%,比電解過程中可再生能源的效率高25-30%。
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10月26日舉行的印度能源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未來幾年印度將尋求擴大其煉油產能,同時大力使用天然氣、氫氣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潔燃料,以滿足該國對能源的巨大需求。
近日,?nel Green Power(EGP)宣布,在其最終風力渦輪機投入使用后,將從南非東開普的140MW Nxuba風電場開始發電和輸送能源。Nxuba風電場是南非可再生能源獨立發電商采購計劃(REIPPPP)第四輪授予南非EGP的五個項目之一。一旦所有風力渦輪機的調試完成,它將使電網的滿負荷發電量達到460 GWh / y。
在電力新基建規劃下,可再生能源加速發展,到2025年煤電裝機增長至11.5億千瓦,較2019年底凈增1億千瓦,“十四五”新增的煤電裝機將僅為“十三五”時期的1/4。“當前,電力行業正面臨轉型機遇,而疫情影響可能改寫‘十四五’電力需求增長的預期軌跡,客觀上擴大了電力轉型窗口。”華北電力大學近日發布研究報告《新冠疫情后的中國電力戰略路徑抉擇:煤電還是電力新基建》(以下簡稱《報告》)指出。
11月4日上午,由中國國際商會、無錫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無錫)國際新能源大會暨展覽會(CREC2020)”在無錫君來世尊酒店隆重開幕,開幕式現場,共有23家單位就12個重大項目舉辦簽約儀式,累計總額約人民幣88.5億元。
“十三五”期間,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取得顯著成就。2019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是2015年的1.7倍。在消納利用上,提前一年實現利用率95%的目標。但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也存在諸多問題,如規劃實施難度加大、補貼資金缺口增加、局部地區限電問題依然存在。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期間提出,中國二氧化碳力爭在2030年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因此,為實現新的自主貢獻目標,我們必須加快能源低碳轉型的步伐,而新能源也必將承擔起更大的責任。
非凡,各不相同;創新,源自本能。2020年11月4日,上能電氣250kW組串式逆變器面向全球震撼首發,最高效率達99.03%,完美適配182/210大尺寸硅片組件。該產品是上能電氣為迎接已經來臨的大尺寸、大電流、大功率全新的“大”時代,為更大規模光伏電站打造的最優度電成本方案,顏值升級內在滿分,深度詮釋技術創新內涵,全面賦能光伏平價上網。
淘汰掉煤,投資氫和電力。澳大利亞想要從亞洲的主要煤和天然氣供應國,變身為可再生能源的動力源。雖然不會在一夕之間發生改變,但一系列近期的發展都體現了這個世界上最干燥的國家,將其過剩的熱能和陽光轉變為有商業價值的出口貨品的潛力。在澳大利亞所提出的一系列的開發計劃當中,最為近期的,也是最有雄心的一項便是在澳大利亞偏遠的西北角的東皮爾巴拉建造的全球最大的風能和太陽能項目。
10月31日至11月1日,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國家能源局、山西省人民政府主辦的“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專家創新大講堂在山西大同開講,來自政府、企業、高校的新能源領域各界專家齊聚大同,為全國能源革命、轉型發展之路建言獻策、貢獻力量。
隨著可再生能源成本大幅下降,全球更多能源將來自電力。未來幾十年,綠色能源將吸引約11萬億美元的投資。這進一步證明了廉價的可再生能源將繼續在能源結構中排擠化石燃料。盡管數額巨大,但建設新的可再生能源的步伐需要進一步加快,以便在本世紀末將全球變暖控制在2攝氏度以下。
10月30日,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秦海巖在南京召開的第六屆遠景技術高峰論壇上發表演講。秦海巖:我連續參加了幾屆遠景創新技術高峰論壇,每次峰會的內容干貨很多、啟發很大,我想這是為什么參會嘉賓越來越多的重要原因。希望遠景峰會成為行業技術發展的風向標。
“我們正處在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大時代,伴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新興產業變革的深度演變,世界各國推動化石能源體系向低碳能源體系轉變的大勢方興未艾,新能源發展展現出工業文明進步的時代風范,大力發展太陽能、風能、氫能等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全球能源革命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普遍共識、戰略方向和一致的優先行動。”10月31日—11月1日,在山西大同舉行的以“新能源產業技術發展”為主題的專家創新大講堂上,國家能源局黨組成員、副局長任志武作出如上表述。
10月30日,國家電網公司公布2020年第六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項目清單。此次納入2020年第六批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清單的項目共計616個,核準/備案容量3085.63兆瓦,其中:集中式風電項目數量9個,核準/備案容量644.5兆瓦;集中式和分布式太陽能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51個、548個,核準/備案容量分別為1374.38兆瓦、957.62兆瓦;集中式生物質發電項目數量分別為8個,核準/備案容量分別為109.13兆瓦。
2020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造成前所未有的沖擊,隨著疫情在全球的發酵和蔓延,世界經濟幾乎“停擺”,陷入衰退。后疫情時代世界經濟秩序尤其是國際油氣形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油氣產業也受到了極大影響。
近年來世界上有些國家也意識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根據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組,可再生能源是指“從持續不斷地補充的自然過程中得到的能量來源”。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研究認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滿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