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麥可再生能源公司European Energy準備在瑞典建造一個128.5 MW的太陽能發電園區。公司在今年早些時候叫停了該項目,但后來又撤銷了決定。該裝置預計將在2024年開始發電。
近日,在沙特阿拉伯王國首都利雅得舉行的第六屆“未來投資倡議峰會”上,ACWA Power與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簽署合作備忘錄。
上個月,美國波士頓聯邦法官作出了“禁止GE在美國制造、使用、出售、進口或安裝Haliade-X海上風機”的裁決,造成GE約9GW的潛在訂單被“凍結”。
繼“十二五”、“十三五”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后,“十四五”開局之際,新能源行業駛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穩步擴大,可再生能源發電新增裝機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0%。預計“十四五”期間,國內新能源年均增長規模可超1億千瓦。
法國呂埃-馬爾邁松,2022年10月21日——今日,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動化領域的數字化轉型專家施耐德電氣在其年度客戶及合作伙伴活動——全球創新峰會巡展上,宣布了一項重要的技術進展:將數字孿生從可再生能源場站的設計和工程階段,擴展到了運營和維護階段。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突破11億千瓦,比十年前增長了近3倍,占世界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的30%以上。水電、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裝機規模和在建核電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在首次完全使用“清潔”可再生能源運行之后,希臘電力系統達到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希臘獨立輸電運營商(IPTO)表示,10月7日周五,該國僅使用可再生能源即滿足了整個希臘的全部電力需求,這一過程大約持續了5個小時。當天希臘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量也創下了新的紀錄,達到了 3,106 兆瓦時 (MWh) 的電力峰值。
“張北的風點亮北京的燈”。今年年初的北京冬奧會,三大賽區26個場館全部實現綠色供電,這些“綠電”主要由河北張家口的光伏發電和風力發電提供。這不僅是人類能源史上的一次重要突破,也是多年來我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成就的一個縮影。
大力推動能源生產結構轉型升級,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北綠色能源供應能力不斷增強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國家能源局綜合司發布《關于明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核查認定有關政策解釋的通知》。《通知》對建設時間跨度大的風電項目上網電價的確定,關于風電項目納入補貼項目容量的認定,關于風電項目核準規模是否超出規劃規模的認定做出有關解釋說明。
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能源生產第一大國,構建了多元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形成了橫跨東西、縱貫南北、覆蓋全國、連通海外的能源基礎設施網絡,有力保障了經濟社會發展用能需求
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希臘《中希時報》11日報道,據當地時間10月10日,希臘電網運營商ADMIE宣布,在2022年10月7日上午11點至下午4點期間,該國可再生能源發電量100%滿足了該國所有的電力需求,這在該國電力系統歷史中尚屬首次。
近日,隨著多元化應用的可再生能源規模化開發示范項目160兆瓦光伏工程項目首臺光伏單元并網,冀北電網新能源總裝機達到3576.5萬千瓦,占統調裝機比例達70.1%,電量占比達47.7%,居全國首位。
各級電網企業和供電企業要積極做好農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網服務,依法簡化并網手續,優化服務流程,推廣線上服務應用,確保農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發電“應并盡并”!
近年來世界上有些國家也意識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根據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組,可再生能源是指“從持續不斷地補充的自然過程中得到的能量來源”。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研究認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滿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