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周一在一次電力市場改革咨詢會議上表示,德國將在今年完成大部分工作,使其電力市場在本十年末更加依賴可再生能源供應
馬來西亞 可持續能源發展局(SEDA) 介紹了本國可再生能源和水電發展情況
印度中央電力局在其裝機容量報告中透露,該國的可再生能源容量已超過168吉瓦,但考慮到印度的2030年目標,可再生能源擴張的速度并不令人滿意。截至2023年1月31日,印度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為168.399兆瓦。全國太陽能裝機容量為63.8吉瓦,風電裝機容量即將達到42吉瓦
當前,在全球氣候變暖和能源危機的大背景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近幾年來,在技術進步和產業政策扶持下,我國光伏和風電等新能源產業跨入爆發式發展階段
摩洛哥正在與印度阿達尼集團(Gautam Adani集團)探討合作,推動兩個工業項目的投資落地
INEOS Olefins Belgium宣布籌集35億歐元,用于在安特衛普建設和運營一座名為Project ONE的節能石化廠。 該工廠將生產乙烯,一種用于制造醫療、保健和食品衛生行業以及汽車和可再生能源行業塑料的原料
埃及正在尋求對能源生產各個方面的投資,無論是傳統的化石燃料還是可再生能源,石油和礦產資源部長Tarek El Molla表示。我們需要投資勘探,我們需要投資能源轉型,我們需要投資可再生能源,我們需要投資脫碳,我們需要在各個方面進行投資,我不會優先考慮其中任何一個
根據瑞士咨詢機構Pexapar公司日前發布的一份年度調查報告,2022年,可再生能源開發商在歐洲簽署了8.4GW的電力采購協議(PPA),裝機容量與前一年相比減少了21%
2023年2月8日,國際能源署發布《電力市場報告》。在報告中,國際能源署分析了2022年全球以及各個區域(亞太地區、美洲、歐洲、歐亞地區、中東和非洲)的電力供需情況,并對2023—2025年電力需求進行了預測
“一年來,國家能源局錨定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強頂層設計,做好政策供給,統籌能源安全供應和綠色低碳發展,可再生能源呈現發展速度快、運行質量好、利用水平高、產業競爭力強的良好態勢,取得了諸多里程碑式的新成績。”
能源是一種必不可少的商品,也是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同許多國家一樣,菲律賓正在尋求長期可持續的能源供應。該國 能源部表示,可靠低廉的能源供應充足將有助于確保馬科斯政府實現菲律賓社會經濟議程
英國《衛報》報道,能源創新公司(Energy Innovation)一項新的研究發現,美國的煤電在經濟上已經被可再生能源全面超越, 99%的燃煤發電廠運行成本,比在附近新建一座全新的太陽能或風能發電廠要昂貴得多
2022年,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總量歷史性超過全國煤電裝機。截至2022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2.13億千瓦,超過全國煤電裝機,占全國發電總裝機的47.3%。
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布《2023年能源技術展望》稱,全球能源領域正處在一個“由清潔能源技術引領的新工業時代的曙光期”,如果各國可以全面履行減排目標和氣候承諾,到2030年,清潔能源制造業的整體價值將超過目前水平的3倍,同時還能創造數百萬個就業崗位
近年來世界上有些國家也意識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根據國際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工作小組,可再生能源是指“從持續不斷地補充的自然過程中得到的能量來源”。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種取之不竭的能源,嚴謹來說,是人類有生之年都不會耗盡的能源。研究認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可以滿足全世界能源需求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