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榆林地區來看,煤礦復產復工的保供力度仍然壓制不住煤價快速上漲的節奏。繼上一輪漲價后,榆林煤價近日再掀漲勢,前往當地拉煤的車輛排隊如麻……
煤礦有序復工復產,煤炭生產日趨正常。2月1日以來,已有111處煤礦復產。截至2月17日,生產煤礦累計達到了153處、產能7.36億噸,是2019年底生產煤礦產能的70.8%。煤炭價格總體穩定,略有上漲。
據榆林煤炭交易中心了解,該煤礦價格大幅上漲的煤種交易量都特別少,籽煤約5000噸,末煤1只有2000噸,而市場需求量大,所以貿易商不惜出高價拍得。
預計沿海煤炭運輸逐漸轉為正常,港口市場煤交易價格不會持續很久,月底港口煤價有望趨穩。
受疫情影響,目前產地煤礦僅國有型大礦生產,供應站臺以及火運長協煤,極少數中小礦恢復生產,但產量很少,銷售庫存,價格上漲10-30元不等,對于后期復產時間,煤礦普遍表示看疫情情況和政府通知。
春節放假期間,內蒙古烏海及周邊地區煉焦煤價格總體持穩。烏海及周邊地區低硫低灰精煤報1010元/噸,中硫肥煤報815元/噸,高硫肥煤報665元/噸。
國家統計局于2月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月下旬全國煤炭價格穩中有漲。
近日,歐洲一家煤炭貿易公司分析師認為,歐洲天然氣儲備充足,而今年冬季歐洲氣溫也略高于正常水平,2020年1月歐洲煤炭價格預計將維持在現有區間。歐洲多個市場分析機構仍表示,歐洲燃煤發電水平不太可能出現大幅攀升的狀況,煤炭價格也難以回升。
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研究員劉永麗表示,對于今年煤炭市場需要關注兩方面,一是2019年煤炭市場供給機構轉寬主導市場價格重心下移,在遭遇冬季需求支撐后止跌。2020年煤炭市場價格仍面臨下行壓力,但預計降幅受限。二是產地外銷運行格局的多元化支撐產地價格運行。
針對2020年動力煤市場預測,國盛證券最近一期研報給出了八大預測,分別是:1)、原煤產量呈現溫和擴張;2)、火電耗煤邊際改善;3)、高庫存策略或將瓦解;4)、進口總量收縮至3億噸內;5)、浩吉鐵路對現有格局影響有限;6)、煤電博弈加劇,長協面臨量價齊跌;7)、保障國家能源戰略安全,煤制油迎發展良機;8)、動力煤價格重心下移,但空間有限。
12月6日,中煤協發布數據顯示,進入2019年以來,煤炭產能釋放加快,消費量增速放緩,煤炭價格穩中有降。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2%,煤炭經濟周期性增長動力明顯減弱。特別是進入10月以來,環渤海動力煤市場價大幅下降,當前市場煤價格已與年度長協價格倒掛;全國統調電廠存煤創歷史新高,環比增加一千多萬噸。
臨近年底,進口煤市場再現波瀾;目前,限制進口煤范圍擴大,蘇瓊桂閩等地部分港口不可通關。伴隨著額度枯竭和通關收緊,國內市場現復蘇跡象,環渤海港口市場煤價格止跌企穩。但從目前的沿海煤炭市場以及運輸各環節來看,今年這次限制進口煤措施,沒有去年四季度限制進口煤給國內煤市帶來的影響大,對市場轉好拉動作用有限。1.初冬時節,電廠庫存過高。經過了積極存煤之后,三季度電廠庫存就已經升至高位;而九、十月份,正值煤炭消費淡季,電廠被動補庫,存煤繼...
供應過剩的壓力不斷增大 煤炭運輸格局和競爭格局將持續調整優化 煤炭行業加快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在經濟形勢不確定、供應總量過剩、進口規模不減、下游需求不振等多種因素影響下,筆者預計明年煤炭行業將呈現增量受限、價格承壓、結構調整、創新驅動四大特征,預計煤炭價格將進入下降周期,市場供應格局、消費格局、運輸格局和競爭格局將發生顯著變化,市場將進入1年左右的重塑調整窗口期,具備產品品質優勢、價格優勢和區位優勢的煤...
下半年,盡管下游煤炭需求在增加,但供應上增加的量遠比需求要大得多,造成用戶庫存不斷積累,煤炭市場供大于求就此形成。內產和外來雙雙增加,不但造成市場煤下水不暢,連價格相對低廉的長協煤的下水都出現堵塞了。
國家統計局于10月14日公布的數據顯示,10月上旬全國煤炭價格維穩運行。各煤種具體價格變化情況如下:無煙煤(2號洗中塊)價格1057.5元/噸,較上期上漲7.8元/噸,漲幅為0.7%。普通混煤(4500大卡)價格455元/噸,與上期持平。山西大混(5000大卡)價格為510元/噸,與上期持平。山西優混(5500大卡)價格為575元/噸,與上期持平。大同混煤(5800大卡)價格為605元/噸,與上期持平。焦煤(1232, 6.00, 0.49%)(1/3焦煤)價格為1250元/噸,與上期持平。上述數據顯示,
近年來,中國煤炭資源價格隨著溫室氣體排放帶來的氣候變化問題成為議題,新興經濟體的工業化進程開啟和加速,全球的資源供給和環境承載壓力日益突出,在能源需求總量增長的同時,世界能源結構正在發生變化。高效清潔的低碳燃料的增速將超過碳密集型燃料。在此能源轉型背景下,煤炭企業面臨諸多競爭和生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