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成員國及其盟國俄羅斯將在本周召開技術會議,分析自冠狀病毒流行以來的油價下跌。消息人士稱,石油輸出國組織將于周二和周三在維也納的一個“聯合技術委員會”召集專家。
中國是全球最大石油進口國,每日消耗約1,400萬桶石油,相當于法國、德國、英國、日本、韓國、意大利以及西班牙的需求總和。隨著疫情影響經濟,中國的石油需求已下降約每日300萬桶,相當于總消費量的兩成。
中國石油海外油氣業務取得歷史性突破。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石油全年海外權益產量已達1.04億噸。“1億噸”意味著什么?它意味著中國石油在海外所擁有的油氣田項目的份額產量之和達到了1億噸;意味著中國石油的海外權益產量占到了中國企業海外權益總產量的50%,對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發揮重要作用。“1億噸”更意味著中國石油深度參與全球油氣生產運營,在成為“世界企業公民”征程上邁出了重要一步。2019年,中國石油的產量約占全球油氣總產量的4%。
廣州海關16日消息,自去年12月中俄天然氣管道正式開通一個月以來,共有3.28億立方米天然氣從俄羅斯恰揚金氣田輸入中國,目前已順利完成價值4.7億元的天然氣申報納稅工作。
埃及石油部15日發布聲明說,埃及自當天起開始接收來自以色列的天然氣。這是自1979年兩國簽署和平協議以來,埃及首次從以色列進口天然氣。
印度石油部長達曼德拉·普拉丹(Dharmendra Pradhan)表示,印度正在探索從俄羅斯采購原油的方法。
日前,伊朗國家石油公司(NIOC)計劃,以大幅折扣價提供原油和凝析油。該公司提供的凝析油價格將比阿聯酋的離岸價低6美元/桶,并將以比布倫特油價低7美元/桶的價格出售輕質原油,以低于布倫特油價8.5美元/桶的價格出售重質原油。
新年伊始,我國國際能源合作再傳喜報。1月13日,中油國際公司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石油海外油氣權益產量當量達到1.04億噸,實現歷史性突破。互利共贏的油氣合作在取得良好經濟效益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了我國能源安全保障能力,有力帶動了資源國經濟社會發展,也為全球能源供應及油氣貿易做出了積極貢獻。
伊拉克既是美國制裁下伊朗原油出口的重要通道,又是雙方兵戎相見的焦點地區,伊拉克本身石油儲量全球第5,石油產量全球第6,石油出口量全球第4,在中東僅次于沙特,是我國石油進口第三大來源國,因此其戰略位置不言而喻。
據海上石油新聞2020年1月7日休斯頓報道,美國塔洛斯能源公司日前詳細說明了荷蘭Sewell&Associates,Inc.公司(NSAI)對位于墨西哥海上第7號區塊內的扎馬石油發現進行了應急資源評估后獲得的結果。
埃克森美孚和赫斯公司計劃2020年1~2月從圭亞那出口首批原油,這對這個拉美最新的石油生產國來說是一個重大里程碑。
俄羅斯國家石化康采恩3日宣布,自本月1日起俄羅斯暫停向白俄羅斯出口石油,目前雙方正就石油出口問題加緊談判,爭取盡快簽署相關合同。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近日成立,目標是擴大上游油氣資源供應環節以及下游銷售環節的開放水平,統一中游油氣集輸環節高效運行監管,優化油氣資源配置效率,保障我國能源安全的改革思路。這標志著我國油氣體制改革步入一個新階段。
據媒體報道,破產潮沖擊了石油和天然氣行業,而這股浪潮才剛剛開始。投資者對頁巖氣失去了興趣,能源債務已成為市場上最不受歡迎的債務之一。在2019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隨著創紀錄數量的能源公司倒閉,該行業一直徘徊在“崩潰”邊緣。
原油今年近20美元的漲幅還算可觀,但其實油價還沒有實現本該有的更大爆發,背后這四大主題才是值得深思的問題。2019年原油的最低價格出現在今年年初,當時WTI原油的價格僅為42.52美元/桶,布倫特原油的價格為49.93美元/桶。現在,兩者都處于60美元的區間,WTI在低端徘徊,布倫特則在高端交投。
最新油氣貿易新聞,油氣貿易動態,油氣貿易文章,油氣貿易介紹,油氣貿易政策,技術,數據,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