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说图片,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片公司,刺激AV黄色网址,又刺激又黄色网站

返回首頁|能源行業產品大典 與我互動 在線投稿
掃描關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供給側改革

下好供給側改革先手棋——結構之變

2017-10-11  來源:央廣網      供給側改革  結構之變  深化改革   

在中國躍居世紀第二大經濟體之后,舊的發展方式遇到了越來越嚴峻的挑戰。投資出口拉動力越來越小,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越來越高,資源環境的約束越來越緊。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適時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的發展空間豁然開朗。

習近平:“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從生產端入手,重點是有效化解產能過剩,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增加公共產品供給和服務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市場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央開出了一系列標本兼治的藥方。去產能,讓絕對過剩的產能退燒去熱;去庫存,消除困擾發展的病痛炎癥;降成本,為企業更好發展創造優質環境。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該去除的去除,該整合的整合。全國國有企業2016年化解過剩產能,特別是鋼鐵化解產能占全國總量的80%,煤炭產能超過2億多噸,占了73%,都提前超額完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實促進了中央企業的發展,特別是提升了中央企業的發展后勁。”

2016年,全國化解煤炭產能2.9億噸,壓減粗鋼產能6500萬噸。中國經濟以壯士斷腕的堅毅,向舊的發展方式告別。

2017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進一步拓展到農業、振興實體經濟、促進房地產平衡健康發展等多個領域。

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瞄準主攻方向,直指難點痛點。“三去一降一補”向縱深挺進,“五大任務”取得的實質性進展,讓中國經濟根基更牢、底色更亮。

從攻堅之年到深化之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日益深入人心,政府和企業行為正在發生積極轉變,促進了供求關系出現實質性變化,推動了市場信心逐步好轉,經濟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本質上是深化改革,核心關鍵詞還是改革。通過經濟結構調整,使生產要素實現最優配置,提升經濟增長的質量。從“三架馬車”到“供給側改革”,雖然只是從四個字變成了五個字,但背后含義豐富,這細微的變化勾勒出中國經濟的嶄新格局,也透射出中央的戰略眼光。

習近平:“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既要通過增加要素投入,促進經濟總量穩定增長;也要通過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高全要素生產率。”

這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仗,這是一次惠及長遠的變革。結構之變,是追求質量效益之變,是追求經濟發展方式之變,更是破解中國經濟深層次矛盾、奮力突破結構之困的新征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