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说图片,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片公司,刺激AV黄色网址,又刺激又黄色网站

返回首頁|能源行業產品大典 與我互動 在線投稿
掃描關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供給側改革

統籌處理去產能、保供應、穩價格關系

2017-06-15  來源:互聯網      去產能  保供應  穩價格   

在2016年煤炭去產能工作完美收官的同時,全國大部分地區出現電煤吃緊,于是,有人將電煤緊張歸因于去產能。經記者調查,去產能與煤炭產量下降并不相關。煤炭供需偏緊主要由需求明顯增加和產量恢復慢所導致。

2017年煤炭去產能進入深水區,有關主管部門提出,要準確把握當前煤炭供需和去產能的新變化新特點,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去產能,另一方面要統籌處理好去產能、保供應、穩價格的關系,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煤炭穩定供應。

去產能目標超額完成的背后

2016年2月,國務院印發《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了2.5億噸的煤炭去產能目標。同年底,看似很高的目標卻提前超額完成。2016年實際完成煤炭去產能達2.9億噸。

今年2月27日,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了“2016年鋼鐵煤炭去產能激勵省份名單”,煤炭方面,山西、山東、河南、重慶、陜西5省被通報表揚。2016年,以上提及的5省分別壓縮煤炭過剩產能1400萬噸、1960萬噸、2388萬噸、2084萬噸、2934萬噸,均超額完成了煤炭去產能的年度任務。

在這份榜單中,重慶尤為醒目。盡管不是煤礦大省,2016年重慶的去產能數量卻比肩北方產煤大省,共關閉退出煤礦344個、去煤炭產能2084萬噸/年,是國家下達2016年年度目標任務900萬噸/年的2.32倍,完成2016~2018年總目標任務2300萬噸/年的90.6%。

與重慶毗鄰的四川雖然未入表揚名單,但去產能工作也卓有成效。2016年,四川省實際關閉退出煤礦167處,超目標28處,化解產能2264萬噸,去產能超目標338萬噸,兩項指標分別超目標20.14%、17.55%。

其實,2016年全國大部分省市都超額完成了去產能目標,使得一項原本看似艱難的任務順利完成,這其中的原因除了地方政府的作為外,還有其他現實原因。

“2016年初的煤價不到350元/噸,而且無人問津,許多煤礦已經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這時候,政府不但給補貼、扶持資金,還解決職工的安置等問題,顯然企業很樂意將那些落后、虧損的煤礦關掉,于是就順勢而為。”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由于市場不景氣,在以上《意見》印發之前,許多煤礦的掘進和回采都停止了,只保留少量的人員看場,對煤礦進行通風、排水等維護工作。維護所需電費和工人工資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煤礦就徹底停了下來,甚至把井口都封閉了。這樣一來,去產能政策反而大受歡迎。

產量難恢復導致供應緊張

在各地方政府如火如荼地開展去產能工作的時候,2016年下半年開始,煤炭供應卻出現緊張態勢,價格也爬坡式走高。一時之間,將去產能作為煤炭供應緊張歸因的言論四起。但事實上,二者并無太大的關聯。

“去產能去掉的基本都是已經沒有生產能力的煤礦,不是造成當前煤炭形式緊張的主要因素。真正導致煤炭供應緊張是需求的增加,煤炭的產量不能滿足需求的矛盾。”某省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辦公室人員告訴記者,產能與產量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以四川省為例,在去產能之后,2016年底四川有煤礦550處,總產能9751萬噸,而2016年四川省實際煤炭產量只有3200萬噸,產能是實際產量的3倍多。2017年四川省將繼續貫徹落實去產能工作,在國家下達目標任務1000萬噸的基礎上,再增加300萬噸,達到1300萬噸。即使這樣,2017年剩余產能仍有8200萬噸左右。而據介紹,2017年四川省煤炭產量只有4500萬噸,仍需省外煤炭資源2000萬噸左右。

2016年2月,在煤炭需求疲軟情況下,在國家開展去產能工作的同時,提出了煤炭減量化生產措施要求,全國所有煤礦產量以全年276個工作日實施生產,在法定節假日和周六日不安排生產。276天工作日的制度,實際上是降低了產能利用率,相當于降低了16%左右的產能。2016年前三季度全國累計生產原煤24.56億噸,同比下降10.5%,產量收縮效果明顯。

然而,隨著經濟形勢的回暖,冬季供暖期來臨,發電企業補庫存等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16年下半年以來煤炭需求開始增加。今年一季度,疊加來水不足導致的火電需求增加后,煤炭供應陷入時段性緊張局面。

“隨著2016年下半年,火電對電煤需求的增加,煤礦復工復產被提上日程。然而,早已負債累累的煤炭企業許多已無復工復產的啟動資金,而且,即使有了資金之后,人員招聘等重啟過程還需要花費相當長的時間,從而導致雖然有產能,但產量難以第一時間恢復。”業內人士表示。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7年前2月,全國原煤產量5.1億噸,在全國煤炭需求已連續數月增加的情況下,同比仍下降1.7%。

科學把握去產能時序和節奏

雖然煤炭產量的不足與去產能沒有直接聯系,但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些基層企業,特別是中小煤礦主對去產能政策誤讀,也是導致煤炭產量恢復難的原因。事實上,許多基層企業都混淆了去產能和去產量的概念,將兩者等同,以為去產能就是限制生產,即使當前沒有被“去”掉,早晚要關閉,因此不愿意再投入生產。

4月21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國家煤礦安監局召開全國煤礦事故警示教育視頻會議,要求各地要加快淘汰退出落后產能步伐,特別是9萬噸/年及以下礦井今明兩年要全部退出。而四川省某發電企業燃料部負責人告訴記者,四川煤炭資源貧瘠,本來就沒有什么大的煤礦,民營小煤礦長期以來是本地煤炭生產供應的主力軍,現在許多小煤礦主都不愿恢復生產,而電廠的鍋爐當時就是根據本省的煤炭特點設計的,現在煤炭采購非常困難。

同樣位于西南地區的貴州、重慶、云南等地的情況也大體類似,“因為地質條件的限制,貴州很難建設比較大型的煤礦,120萬噸/年已是比較大型的礦井,不像北方一個工作面就幾百萬噸,一個礦可以達到上千萬噸的規模。”貴州省煤礦設計研究院工程技術部工作人員介紹說。在2016年的去產能工作中,貴州是力度最大的省份之一,今年一季度貴州省也成為電煤供應緊張的省份之一。為保證本省的電力供應,3月16日貴州省開始“封關”,禁止除泥煤、焦炭以外的煤炭出省。

記者查閱到一份截止到2015年6月的貴州省煤礦生產能力情況表,表中共有煤礦684處,其中生產能力在100萬噸以上的只有14處,最高的產能是300萬噸,而大部分為15和30萬噸的煤礦,9萬噸的煤礦也不在少數。

“由于地質條件的不同,產能低的煤礦不一定是有問題的煤礦,真正要關閉淘汰的應是存在安全隱患的煤礦,去產能不應一刀切,要因地制宜,要逐步推進。”四川某發電企業燃料部負責人對記者說,有一部分小煤礦業主考慮的比較長遠,設備投入也比較超前,安全設施達標。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2017年要退出煤炭產能1.5億噸以上。相比2016年2.5億噸的目標,任務降低了不少。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煤炭去產能任務雖然量上減少了,但是難度增加了,因為今年要去掉的不只是“空產能”,還會涉及部分目前仍在生產的產能。

4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連維良對統籌做好煤炭去產能、保供應、穩價格等重點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會議要求,要準確把握當前煤炭供需和去產能的新變化新特點,一方面要堅定不移去產能,另一方面要統籌處理好去產能、保供應、穩價格的關系,采取有效措施,確保煤炭穩定供應。“各地要根據本地區供需實際,科學把握去產能的時序和節奏。去產能任務在時序安排上要注重與接續資源有效銜接。”“去產能力度大、煤炭供應壓力大的地區,要提前考慮產能退出后的資源、運力接續工作,并制定相應的保供方案。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