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说图片,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片公司,刺激AV黄色网址,又刺激又黄色网站

返回首頁|能源行業產品大典 與我互動 在線投稿
掃描關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氣候變化

解振華:氣候變化國際談判應堅持三條原則

2012-06-21  來源:互聯網      關鍵詞: 氣候變化  解振華  國際 

  6月21日,有著中國“氣候部長”之稱的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北京表示,當前各國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核心任務是建立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制度,在國際談判中應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主渠道地位不動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等三條原則。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辦的“2012應對氣候變化與綠色低碳發展研修班”結業典禮當日在北京舉行。面對來自亞洲、非洲、小島國等發展中國家的同行,解振華傳授了他多年來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三點心得。

  解振華在環保部門履職20余年后,于2006年底開始擔任國家發改委副主任,主管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等工作。2007年巴厘島氣候大會后,解振華一直活躍在氣候談判的第一線。

  他指出,當前各國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核心任務是建立國際應對氣候變化的新制度,“我們主張,在國際談判中,應堅持以下三條原則”:

  首先,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

  氣候變化問題主要是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不節制排放溫室氣體的后果,發達國家負有歷史責任;發展中國家歷史排放量少,且當前還擔負著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保護環境等一系列的任務。

  因此,發達國家不僅應大幅度地削減排放量,還應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和能力建設等幫助。同時,發展中國家也應走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避免重復發達國家在工業化過程中的錯誤。但“那些要求發展中經濟體承擔超越發展節奏,與國情和應付責任不相稱的減排義務是不公平也不現實的”。

  其次,要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主渠道地位不動搖的原則。

  發展中國家要以公約為基礎,共同敦促發達國家提供長期可預測的資金和技術,切實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幫助。中國在氣候變化談判中一貫重視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協調立場,努力促使發展中國家對外用一個聲音說話。

  中國愿在氣候變化領域與其他發展中國家加強溝通和磋商,以77國集團等機制為依托,推動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公平合理的制度,相互學習、彼此借鑒、求同存異、互惠互信、協同發展。

  再者,要堅持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原則。

  盡管發展中國家的國情和所處環境有所差異,但堅持共同發展的信念是連接發展中國家最強有力的紐帶。發展中國家的長遠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解振華指出,“感同身受”是中國對其他發展中國家在氣候談判中的訴求給予一貫堅定支持的原因。雖然中國經濟總量較大,但仍是發展中國家,目前有1.28億人口生活在貧困線以下,人均GDP在全球排名100位左右。中國也同樣深受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各種極端天氣每年給中國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2000多億元人民幣”。

  中國愿意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解振華表示,雖然和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目前能提供的幫助相對較少,但“這屬于窮朋友之間的相互幫助,是一種心意的表達”。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提高,中國會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幫助。

  解振華介紹說,目前中國政府正在開展為期三年(2011-2013年)的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向最不發達國家等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2012年至2014年,中國計劃通過研修班的方式,再為其他發展中國家培訓1000多位官員和技術人員。

  本次研修班為期21天。來自亞洲、非洲、小島嶼國家主管氣候變化、環境、能源領域的官員參加了研修班,其中1/3的官員從事氣候談判的相關工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