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地壇論壇”26日落下帷幕,多名與會專家表示,中國應盡早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市場,以應對歐盟征收碳排放稅。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唐茂松告訴記者,相關部門日前明確了北京、上海、重慶、天津、湖北和廣東六省市進行產權交易的試點工作,并計劃2015年之前建立全國統一的碳交易平臺。
歐盟宣布從2012年1月1日起,對所有飛經歐洲的航空公司收取高昂碳排放稅。
“2011地壇論壇”上,多名專家表示,應對碳關稅,除了訴訟和談判,建立自己的碳交易平臺也是主動應對的方式之一。中信證券碳投資與碳市場首席科學家唐人虎說:“中國有了統一的碳交易市場,也可以要求其他國家來買中國的減排量?!彼硎荆壳鞍拇罄麃喓蜌W盟之間就在談判雙邊互免機制。
相比起歐盟的排放權交易機制而言,中國尚沒有形成類似的全國性的交易體系。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均有環境交易所,但實際成交量很小,且各自為戰,尚未形成合力。
“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建立碳排放交易機制,目前正在積極研究碳交易試點工作?!北本┦薪鹑诜展ぷ黝I導小組常務副組長、北京市政協副主席黎曉宏昨日表示。
北京三年碳交易量225萬噸
從2008年8月5日正式掛牌成立以來,北京環境交易所究竟有何業績?6月25日,在北京舉行的“2011地壇論壇”上,北京環境交易所董事長唐茂松首次公布了相關數據:成立近三年來,北京環交所掛牌的CDM(清潔發展機制)項目和VER(自愿減排)項目,相當于1445.7萬噸二氧化碳。
唐茂松表示,三年來包括節能環保技術轉讓、節能環保企業投融資等相關的各類環境權益在內的累計掛牌金額達到145億元人民幣。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目前碳交易仍是掛牌多,成交少。環交所場內共成交CDM項目11個,交易量180萬噸;VER實現交易量45萬噸;總交易量22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這一數字僅占掛牌量的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