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22日獲悉,根據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能源規劃和可再生能源規劃,2015年,我國將建成海上風電500萬千瓦,形成海上風電的成套技術并建立完整產業鏈,2015年后,我國海上風電將進入規模化發展階段,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2020年我國海上風電將達到3000萬千瓦。
國家能源局6月22日在江蘇省南通市召開海上風電工作座談會。根據座談會上的信息,國家能源局將于今年下半年啟動第二批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的招標準備工作,預計明年上半年完成招標,總建設規模將在150萬-200萬千瓦之間。
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琦指出,海上風電是全球風電技術發展和產業競爭的前沿,中國企業必須在海上風電發展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各有關部門和有關方面都要從國家戰略的高度,充分認識發展海上風電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快海上風電技術研究和產業化,積極穩妥推進示范項目建設,建立技術先進和配套齊全的海上風電產業體系,實現海上風電大規模發展。
劉琦說,我國將加強海上風電資源測評和發展規劃工作,為海上風電全面持續開發打好堅實基礎,同時,扎實做好海上風電項目建設前期工作,深入開展技術研究和工程準備;并將采取招標競爭與新技術示范相結合方式推動海上風電建設,同步提高海上風電的經濟性和技術水平,進一步完善技術標準和服務體系,確保海上風電設備和施工質量及安全可靠運行。
海上風電具有資源豐富、發電利用小時高、不占用土地和適宜大規模開發的特點,是全球風電發展的最新前沿。我國于2010年6月建成上海東海大橋10萬千瓦海上示范風電場,這是在歐洲之外唯一建成投產的海上風電場。龍源電力集團公司建成世界首座潮間帶海上試驗風電場,并于今年6月21日開工后續15萬千瓦工程,對施工技術裝備從技術試驗轉向產業化示范。
海上風電工作座談會重點交流討論了海上風電建設經驗,研究海上風電技術發展和建設管理,對海上風電發展進行工作部署。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國家海洋局、各沿海省(區、市)發展改革委(能源局),以及國家電網公司和五大電力集團等企業參加了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