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说图片,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片公司,刺激AV黄色网址,又刺激又黄色网站

返回首頁|能源行業產品大典 與我互動 在線投稿
掃描關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氣候變化

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回應當前氣候變化熱點

2011-03-03  來源:互聯網      關鍵詞: 中國氣象局  氣候變化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回應當前氣候熱點

  旱情還將持續多久?面對氣候變化對農業日趨加重的影響,“十二五”期間將如何積極應對?人工增雨究竟是福是禍?全國兩會召開前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接受記者專訪,就當前天氣氣候熱點問題進行回應。

  晴空下還無法做到人工造雨

  記者:最近,人工影響天氣成為網絡上的熱詞。利用人影作業緩解旱情,效果多大?

  鄭國光:科技是手段,但科技也不能神化。人工影響天氣是指合理利用氣候資源,在適當條件下通過人工干預的方式實現增雨(雪)、防雹、消霧、消云等目的的活動。這其中,“適當條件”尤為重要,需要一定的云和降水條件,目前還無法做到晴空條件下人工造雨。

  根據國內外大量科學試驗長期統計結果表明,人工催化增加的降水量一般為自然降雨量的6%-25%。從國內各地區目前所上報的作業評估效果看,增雨(雪)效果都在此范圍內。

  記者:不少人質疑人工增雨(雪)帶來的“后遺癥”。它是否會對環境造成污染?作業是否安全劃算?究竟是福還是禍?

  鄭國光:這一點可以完全放心。中國的人工增雨主要采用的干冰、液氮、碘化銀等催化劑具有很高的成冰能力。干冰、液氮汽化后成為二氧化碳和氮氣,它們都是空氣的組成部分,不會造成污染,碘化銀用量極小,也不會造成環境污染。

  目前,我國各地從事人工增雨(雪)所使用的大都為從部隊、民航或國內航空公司租用的飛機,增雨火箭彈型號不同,每枚價格為1200元至2500元不等,每次天氣過程每個火箭作業點一般使用3枚至15枚。據統計,我國人工影響天氣的投入產出比為1∶30至1∶50。

  氣象部門將通過加強管理,加強人員培訓,科學設計作業方案等方式,將發生人工影響天氣作業安全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在未來幾個月,氣象部門將繼續組織安排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抓住一切有利時機開展跨區域飛機與地面立體化人工增雨(雪)作業。

  干旱對冬小麥生長影響不明顯

  記者:當前旱情對糧食產量有何影響?

  鄭國光:干旱持續這么長時間,外界都在猜測,冬小麥長勢是不是出問題了?夏糧產量會不會受影響?在這里,我想給大家一顆定心丸。通過中國氣象局對土壤墑情監測,截至目前,華北南部和西北東部及其以南地區土壤已經解凍,除河南中西部、山東中北部、安徽北部等地土壤墑情較差外,冬麥區其余大部解凍區由于前期降水和灌溉,土壤墑情適宜。

  2月25日前冬麥旱區土壤水分虧缺主要表現在表層,深層土壤墑情尚好。加之去年秋播質量好,冬小麥未進入生殖生長階段,后期仍有一定的可調可控性。加之2月25日至27日冬麥旱區一場“喜雨”,土壤表層墑情得到改善,有效地緩解了旱情??梢哉f,當前氣象干旱對冬小麥生長的影響還不明顯。

  記者:面對極端天氣的挑戰和威脅,我們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鄭國光:全球氣候變化使得我國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綜合能力均面臨較大挑戰。加強薄弱領域基礎建設,提高適應氣候變化的綜合能力迫在眉睫。在全球氣候變暖背景下,農業的脆弱性最大。因此,應當把適應氣候變化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優先戰略,把促進農業生產和保障糧食安全作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首要任務,著眼于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著力增強農業抗御自然風險能力。

  比如,應科學規劃適應全球氣候變暖的農業生產格局,適時加大糧食儲備,重視農業氣象災害監測、預測和防御,著力加強農業生產適應氣候變化的能力建設,加強預測預報農業病蟲害發生的能力,大力發展節水農業,走可持續農業發展道路,提高農業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能力。

  此之外,加強氣候變化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用科技手段緩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增強全社會應對氣候變化的意識必不可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