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说图片,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片公司,刺激AV黄色网址,又刺激又黄色网站

返回首頁|能源行業產品大典 與我互動 在線投稿
掃描關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氣候變化

解振華:我國正考慮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律

2010-12-08  來源:互聯網      關鍵詞: 氣候變化  解振華  法律 

  堅持低碳發展

  “中國日”活動吸引各方人士

  “只要各國部長和代表本著積極、建設性的態度參與談判,討論如何解決問題,坎昆會議就一定能夠取得積極成果。”12月6日下午,中國政府代表團團長、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解振華在聯合國坎昆氣候變化大會主會場月宮酒店內,面對世界百余家新聞媒體的記者,闡述中國參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的立場和主張。當天,以“低碳發展:中國在行動”為主題的“中國日”活動,同樣吸引了來自全球各地的政府代表、企業家以及非政府組織人士。

  在中國政府代表團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各國記者爭相提問。一位來自印度的記者搶到“先機”。他問道:“基礎四國”(中國、巴西、印度和南非)現在有沒有就印度提出的“國際磋商與分析”(英文簡寫為ICA)文件展開討論?

  解振華回答,“基礎四國”目前已經就ICA問題基本達成一致。無論是MRV(即英文可測量、可報告、可核實三個英文詞的首字母縮寫,又稱“三可”計劃)還是ICA,都應體現各國在減緩氣候變化行動中的透明度,使各國能夠建立互信,并相互學習,共同促進,實現減緩行動的目標。無論是為減緩氣候變化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的發達國家,還是接受援助的發展中國家,都要遵守“三可”計劃;ICA則適用于發展中國家利用本國資源自主自愿實施的減排行動,其基本原則應是尊重主權,具有非侵入性、非懲罰性,使用頻率與MRV基本一致。目前,MRV已經在《京都議定書》和“巴厘路線圖”中有明確規定,ICA是一項尚在討論實施的新制度。

  吸取經驗教訓

  不犯富國無節制排放錯誤

  當有記者問及中國的碳排放總量何時達到峰值時,解振華表示,中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只有3700多美元,在世界的排序還在100位左右。按照聯合國相關標準,中國還有1.5億人處于貧困線標準以下。中國面臨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環境、還要應對氣候變化的多重繁重任務。中國會吸取發達國家工業化過程當中的經驗教訓,不重蹈覆轍,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努力減緩溫室氣體排放的增速。“我們絕對不會進行無約束的排放,并積極努力,爭取盡早出現排放峰值。如果能夠得到國際社會的技術幫助,峰值可能還會出現得更早一點。”

  解振華在介紹中國減排努力時說,中國在過去的“十一五”規劃中提出到2010年單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的目標,總投入達到2萬億元人民幣。這期間,中國實現了10%的經濟增長率,二氧化碳排放量則同時減少15億噸以上。現在,中國政府又提出到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達到15%,增加森林面積4000萬公頃,森林儲蓄量增加13億立方米的指標,這些都將納入到“十二五”規劃中,最終將成為約束性指標。此外,中國正在考慮制定應對氣候變化的專門法律。“我們希望利用本國資源實現自主減排的行動公開、透明,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付出的巨大努力。”解振華說。

  提出三項建議

  促發達國家落實資金承諾

  在回答有關《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問題時,解振華表示,中方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以下簡稱《公約》)和《京都議定書》雙軌談判機制,國際社會花了很長時間才達成這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絕不能自己否定自己。為了解決雙軌均衡實現減排的問題,中方提出以下三項建議:首先,《京都議定書》附件中的締約方成員應該在《京都議定書》下作出第二期減排承諾;其次,沒有參加《京都議定書》的發達國家應該在《公約》下作出符合公約機制且具有可比性的減排承諾;再次,發展中國家應該在《公約》下自愿利用本國資源作出自主減排承諾,并履行諾言。例如中國提出的自主減排目標一旦經過全國人大審議批準,就具有法律約束力,必須按期完成。

  針對資金支持和技術轉讓問題,解振華敦促發達國家在本次會議上兌現去年作出的“快速啟動資金”承諾并將資金優先用于小島嶼國家、最不發達國家、非洲國家以及最需要這些資金的其他發展中國家。他還表示,目前各方在技術轉讓問題上已經基本達成共識,希望這一問題能在本次會議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發布會結束后,孟加拉國《新聞在線》記者塔林·阿莫激動地說,“今天的新聞發布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兼顧消滅貧困和保護環境的人口大國付出的不懈努力。中國真的很了不起!”坐在記者一旁的巴西《封面》雜志社女記者馬蒂亞斯脫口而出,“中國代表團團長的回答展現出了一個高度負責任的大國形象。相比較而言,美國人在減排問題上卻提出諸多借口,實在令人失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