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说图片,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片公司,刺激AV黄色网址,又刺激又黄色网站

返回首頁|能源行業產品大典 與我互動 在線投稿
掃描關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宏觀經濟

中國保護主義措施增加 威脅大宗商品進口

2014-11-14  來源:互聯網      關鍵詞: 保護主義  大宗商品  中國  進口 

中國在本周的亞太峰會上游說全球領導人支持其自由貿易計劃,同時企業卻在抱怨北京利用清關及質量限制等非關稅壁壘限制原材料進口。

由于經濟增長放緩,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商品進口國面臨著供應過剩問題。該問題導致中國國內大宗商品價格大跌,礦企嚴重虧損。全國各地港口都出現鐵礦石、煤炭和棉花庫存積壓,國營糧倉也不堪重負。

專家和貿易商稱,中國政府使用一系列非關稅壁壘限制玉米、棉花以及玉米酒糟(DDGS)進口,以幫助保護國內市場。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為限制進口游說幾個月后,北京在上個月對煤炭進口加征3-6%的關稅,對澳洲礦商價值80億美元的出口產品造成沖擊。

“這是近期中國首次針對大宗商品進口采取大量保護主義措施,”瑞士圣加侖大學(UniversityofStGallen)國際貿易學教授SimonEvenett稱。

“這是中國干預大宗商品市場的新高度。”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已經疲弱,中國增加保護主義舉措,人為限制了需求,商品下跌的風險進一步加大。

據世界貿易組織數據,中國在2013年推出89項食品安全和動植物衛生舉措,前一年只有25項。2013年推出的技術性貿易壁壘舉措的數量也由前一年的27個升至79個。

中國還增加了反壟斷法的采用,對外資企業啟動一系列調查,其中包括微軟(MS.N:行情)、德國大眾汽車(福斯汽車)(VOWG_p.DE:行情),引發對其試圖支持國內企業的擔憂。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之前表示,這些調查“透明且公平”,不是針對外資企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