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说图片,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片公司,刺激AV黄色网址,又刺激又黄色网站

返回首頁|能源行業產品大典 與我互動 在線投稿
掃描關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宏觀經濟

美歐俄制裁戰:中國的機遇還是挑戰?

2014-08-18  來源:互聯網      關鍵詞: 中國 

“雙方持續交惡,長遠來說對中國不是好事,雖然從戰術上來講,我們可以左右逢源得到些好處,但從世界經濟的長遠來看并不是一種好現象。”

自從烏克蘭危機爆發以來,美國和歐盟陸續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制裁俄羅斯,俄羅斯也不甘示弱,接二連三的反制裁措施也接踵而來。雙方矛盾持續升溫,戰況似乎愈演愈烈。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上月29日發表聲明,將阻止對俄羅斯能源行業的產品和技術出口,并將暫停向俄羅斯輸出信貸以及為經濟發展融資。稍早時候,美國財政部宣稱擴大對俄制裁,將俄羅斯外貿銀行、莫斯科銀行、俄羅斯農業銀行以及俄聯合造船公司納入制裁名單。同時,美國也頻頻敦促歐盟在制裁問題上與美保持步調一致。

雙方持續交惡互有損失

實際上,早在3月17日歐盟已開始就烏克蘭問題實施制裁至歐盟宣布新一輪的制裁措施,共有俄羅斯和烏克蘭的87名個人以及22家機構和企業被列入制裁名單。同樣是上月29日,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和歐洲理事會主席范龍佩發表聯合聲明,同意歐盟對俄羅斯采取進一步的一攬子制裁措施,涉及金融、軍事等領域。

在美歐的聯合打壓下,俄羅斯也出臺了一系列的反制裁政策。包括航空方面,俄官員正在討論限制和禁止歐盟航空公司經俄領空飛往亞洲國家;金融領域,加快創建俄羅斯本國獨立支付系統,同時俄多家企業正著手用其他貨幣替代美元進行資金交易;食品方面,全面禁止從波蘭進口水果和蔬菜,盡快立法限制部分歐盟水果進口等。

無法否認,經濟制裁帶來的必然是經濟損失。各方普遍預計,美歐新一輪制裁將給俄羅斯經濟造成嚴重打擊。據歐洲媒體估計,歐盟對俄羅斯擴大制裁將使俄在2年內損失1000億歐元。而由于限制貿易和禁止向俄出口高技術產品和軍用產品,歐盟方面的損失也大體相當:預計2014年歐盟損失400億歐元,2015年為500億歐元。這已引起南歐國家的嚴重不安,特別是經濟增長緩慢的意大利。

政治博弈引發經濟斗爭

經濟制裁是一把雙刃劍。對俄羅斯來說,今年上半年的GDP僅微增1%,可見在金融和貿易上都受到了很大制約。專家分析,俄羅斯想在進出口上尋找替代國家是需要時間差,這就會導致短期內市場供應緊缺,造成物價抬升,甚至通貨膨脹。另外,制裁直接影響了西方或其他國家在俄投資的信心,許多外資企業紛紛撤離。據統計,僅2013年就有近630億美元的外資撤出俄羅斯本土,而俄羅斯想要盡快尋找其他替代的方案可能會付出相當高的成本。

同時,從長期合作的角度來說,外資的減少會直接導致俄羅斯在一些先進技術層面上的匱乏。“俄羅斯之所以敢如此跟西方抗衡,其中一個最重要原因是本土地大物博,很多方面雖然不如歐洲,但什么工業品都能自己制造,而需要付出的代價可能體現在未來進步方面,比如產品的升級、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等等。”中國傳媒大學國際關系研究所楊勉教授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解釋道。

對歐盟來說,經濟制裁同樣要承擔很多風險。以法國為例,此前法方計劃以12億美元賣給俄羅斯的兩艘西北風級兩棲攻擊艦,現因為經濟制裁而擱淺,這對法國目前不景氣的經濟現狀無疑是雪上加霜,而且還很有可能因為違約而面臨俄羅斯的起訴。而對于歐洲經濟的支柱德國來說,問題似乎更加嚴峻。

“德國有近30萬人口吃對俄出口的飯,這些德國企業的離開會直接影響俄羅斯的GDP。從德國角度來說,從俄羅斯撤資就要另謀出路,從別處重新開始,發展成一定規模可能需要好多年,而且撤資會使德國面臨大量人員失業的問題,即使國內經濟可以承受,但德國在歐盟這個經濟體中還要扶持許多其他兄弟國家,壓力不可謂不大。”楊勉對記者補充道。

可以說經濟制裁帶來的問題層出不窮,那美歐與俄羅斯之間為何還進行得如火如荼呢?不得不說這是一場政治博弈,一場來自雙方的政治斗爭。面對烏克蘭、克里米亞以及馬航這些問題,美國不能直接對俄實行武力,只能在經濟上施加壓力進行制裁,因為這是在表明國家的政治立場和態度。楊勉表示:“現在的制裁其實是在強迫美國和歐盟的企業轉型,尤其是在對俄投資和貿易上。經濟上的互相制裁是沒有贏家的,勝負只能體現在政治上。奧巴馬即將中期選舉,如果在政治上沒有大的作為,不對俄羅斯采取一定強硬措施就會遭人詬病,在競選中會處于被動地位。”

難判中國利弊

美歐與俄羅斯的攻防戰持續升級,你來我往,好不熱鬧,對中國來說這是一份難得的機遇還是潛在的挑戰呢?有專家認為,美歐對俄羅斯的制裁在經濟上給中國市場提供了一個機會,尤其在水果和食品領域填補了以前的空缺。另一方面,俄羅斯的天然氣不賣給歐洲以后就需要尋找新的出口市場。此前,中國與俄羅斯在天然氣進口方面的價格總是很難達成一致意見,俄羅斯一再要求以歐洲的市場價格賣給中國,雙方僵持不下近十年時間,終于在今年5月達成了為期30年的天然氣供銷合同,俄方在價格上有所讓步,雖然沒有達到中國的預期,但取得如此進展,與美歐的經濟制裁不無關系,由此中俄長期的能源合作框架基本成型,為中國的能源安全提供了保障。中國是一個缺乏能源的國家,中東的局勢一直復雜混亂,從俄羅斯這里獲得一份長期穩定的能源供應不得不說是喜事一件。

在金融領域,俄羅斯許多大型企業紛紛將持有的部分現金轉移到亞洲銀行。據英國媒體報道,俄羅斯第二大移動手機運營商MegaFon于當地時間7月31日表示,已將持有現金儲備的40%兌換成港幣,存放于中資銀行,剩余60%則以盧布形式持有。一些俄羅斯企業高管和銀行家認為,中資銀行最有可能從美元交易禁令中獲利,因為它們被認為是接受西方制裁的可能性最小。對美元交易禁令的擔心,增加了俄羅斯企業將現金兌換成亞洲貨幣和轉移到亞洲機構的興趣。在塞浦路斯金融危機爆發后,很多俄羅斯富豪和大企業就開始尋求在中國香港和新加坡等地開戶。

同時,在政治上,俄羅斯與美國抗衡以后,中國的戰略回旋余地也大大增加。楊勉對記者表示,美國在東海、南海等問題上長期壓制我們,美俄關系持續交惡,會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中美的矛盾。過去俄羅斯國內也有一些中國威脅論,但在當前形勢下,加強與中國的經貿合作無疑是俄羅斯現階段更現實的訴求。進一步加強和鞏固俄中兩國的關系,互相依靠和扶持,共同對抗來自美國的壓力,同時在這種彼此的抗衡中,中國的國際地位也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不能否認,美國依然是中國最主要的潛在對手,無論在日本、臺灣還是菲律賓等問題上,背后的推手都是美國。在國際關系領域有一句名言叫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美俄關系如此緊張,中國加強與俄羅斯的戰略聯系,不僅有助于世界多極化的趨勢,而且挑戰了美國的霸權統治。中國在戰略上西進,與俄羅斯加強合作,對抗美國的壓力也就不那么大了。”楊勉對記者補充道。

“無論從地緣政治還是世界格局上來講,美歐制裁俄羅斯,為中國帶來了一定的有利影響。但是在外交領域,俄羅斯在某些問題上的處理可能會讓中國不太好表態,在外交場合中國可能會處于兩難境地。不過我們可以反對制裁、不參與制裁,主張談判解決問題,這樣也不會讓中國處于太尷尬的位置。”楊勉教授繼續對記者分析道。

然而,美歐與俄羅斯之間的制裁逐漸升級,雙方關系愈發緊張,從長遠來講,在戰略上很難判斷于中國的利弊。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國際關系學系副教授張曉通對《中國產經新聞》記者表示,“美歐之間越來越走近,會逐漸形成一種以美歐為代表的大西方概念,讓西方這些民主政體,這些有相同價值觀的國家越走越近,在地緣政治上又綁在了一起。另外一邊就是俄羅斯,如果美歐與俄羅斯的交惡繼續升溫,就有可能會出現東西方兩個陣營的矛盾,甚至導致新的冷戰出現。當然目前還沒到這種程度,但是有這種趨勢、方向和可能性。雙方持續交惡,長遠來說對中國不是好事,雖然從戰術上來講,我們可以左右逢源得到些好處,但從世界經濟的長遠來看并不是一種好現象,畢竟現在經濟全球化,大家是一個共同的組成部分。”

業內人士認為,在美歐與俄羅斯的拔河角力中,中國應該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放眼于全球,加強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聯系,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居世界第一,我們應該憑借這些資源創造有利于自己的戰略機遇,靈活運用當今世界國家關系的多元化趨勢,變被動為主動。在外交上,要建立多方向有層次的關系網絡,把握自己的外交邏輯,在戰略上保持大局觀,爭取在愈發復雜的世界格局下實現和平崛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