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報告指出,5月份出口增長加速,符合市場預期和我們的預期。進口意外下滑,因此貿易順差顯著上升。
主要數據
出口:5月份同比增幅從4月份的0.9%升至7.0%(我們的預測為8%,彭博市場平均預測為6.7%);5月份環比增幅為0.5%,4月份環比增幅為7.4%。
進口:5月份同比增幅從4月份的0.8%降至-1.6%(我們的預測為9%,彭博市場平均預測為6.0%);5月份環比增幅為-3.3%,4月份環比增幅為6.5%。
貿易余額:順差從4月份的185億美元增至360億美元(我們的預測為順差207億美元,彭博市場平均預測為順差226億美元)。
要點:
中國5月份的出口增長加速符合預期。去年5月份基數非常低,原因在于國家外匯管理局和海關從去年4月下半月開始對高報數據的做法予以打擊。這可以通過對香港的出口數據看出,該數據的反彈幅度遠高于其它出口目的地數據。向美國和東盟國家的出口增速處于6-10%的穩健區間,向歐盟出口的同比增速提高至13.4%,與增長勢頭改善相一致。對日本出口的增速僅小幅為正,但這也好于我們此前的預測,因為日本在上調消費稅之后,二季度以來內需增速放緩。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因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以及國內可貿易品價格下跌而走弱也應該對出口起到了一定支持作用。
進口增長顯著弱于預期,盡管進口數據的基數也非常低。雖然目前尚無明細數據,但現有數據顯示從香港進口的數據尤為疲弱,5月份同比增速從4月份的-14.4%降至-38.7%。從美國、歐盟及東盟國家的進口也出現走軟,但幅度較小。只有從日本的進口基本保持不變。上游產品(如鐵礦石、石油及相關產品、煤炭、大豆)進口增速普遍大幅下降。歸類為“機械及電氣設備”和“高科技產品”的中下游商品進口增速顯著提高。我們認為,5月份數據疲弱的原因在于大宗商品融資貿易減少,而不是內需增長疲弱。在新華社等國內媒體最近報道5月初青島港調查金屬融資違規后,很多銀行和港口加強了對相關業務的控制。短期內這可能會繼續給進口帶來下行壓力,但隨著政府放松政策使得國內資金更加充裕,進口基本面可能會有所改善。
我們預計5月份的貿易順差規模不會持續,但部分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未來數月順差可能仍會保持較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