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訪期間,習近平將出席9月5日至6日在俄羅斯圣彼得堡舉行的G20峰會。這將是習近平擔任中國國家元首后首次亮相G20峰會,也是他在不到半年時間里再度赴俄。
“在G20峰會上,習近平的講話將成為一大看點,尤其是他對中國經濟形勢的闡述,因為現在有一些唱衰中國經濟的論調。”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說。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國際金融危機所反映出的深層次矛盾、結構性問題至今沒有消除。前有各國對美聯儲退出量化寬松前景的草木皆兵,后有歐元區久陷主權債務危機泥淖的焦慮不安,此次峰會的背景正是當前險象環生的世界經濟。
在此背景下,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平臺,G20峰會今年的主題定為增長和就業,并設置八個優先議題——強勁、可持續、平衡的增長框架;就業;國際金融架構改革;加強金融監管;能源可持續性;發展;促進多邊貿易;反腐。在增長框架和國際金融架構改革下,又分別引入了兩個新的特別議題:投資融資和政府公共債務可持續。
“這些議題都關系到能否促進全球經濟強勁復蘇、可持續發展。”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室原主任沈驥如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沈驥如看來,二十國是世界經濟中最重要的20個成員,如果這一多邊合作平臺能體現合作伙伴精神,成員國都能采取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加強宏觀經濟協調與合作,就能迎接當下世界經濟所面臨的挑戰,促使早日強勁復蘇。
面對此次金融危機后貿易保護主義在一些國家有所抬頭的現象,沈驥如表示,這使多哈回合談判遲遲不能達成共識,對于全球可持續經濟增長和持續復蘇構成很大威脅。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換裝“升級版”引擎,加速推動結構調整,創造新的競爭優勢,增長后勁可期,將繼續拉動世界經濟增長,世界矚目。毫無疑問,在G20對話架構下,中國正日益發揮更重要、更廣泛的作用。
另外,作為一個多邊外交平臺,G20峰會上的領導人會晤也備受關注,尤其是大國元首之間。值得注意的是,除俄美元首之外,這將是因領土及歷史認識問題陷入對立的日本與中韓首腦首次出席同一國際會議,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