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統計局7月16日公布的預估數據顯示,今年5月,歐元區對外商品貿易順差為152億歐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6億歐元外貿順差;歐盟對外商品貿易順差為158億歐元,明顯好于去年同期的49億歐元外貿逆差。歐元區的商品出口和進口環比分別下降2.3%和2.2%,歐盟商品出口和進口環比分別下降1.5%和2.1%。最新統計數據表明,盡管歐盟對外商品出口和進口都不同程度下降,但歐盟對外貿易已經由去年同期的逆差轉為順差,歐盟對外商品貿易正成為促使歐盟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能源價格下跌導致歐盟能源貿易逆差持續減少。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歐盟能源產品貿易逆差由去年同期的1466億歐元下降到1279億歐元,而制造業產品貿易順差則由去年同期的1027億歐元增加到1283億歐元。
歐盟從主要貿易伙伴的商品進口普遍出現下降,對主要貿易伙伴的出口增減互見。今年前4個月,歐盟從挪威、日本和巴西的進口同比降幅分別為16%、14%和11%,從土耳其和印度的進口同比增幅分別為5%和3%。今年前4個月,歐盟對瑞士的出口同比增幅最大,為25%;對印度的出口降幅最大,為5%。今年前4個月,歐盟與美國、瑞士和土耳其的貿易順差分別由去年同期的241億歐元、145億歐元和79億歐元增加到305億歐元、270億歐元和91億歐元,歐盟與中國、俄羅斯、挪威和日本的貿易逆差分別由去年同期的448億歐元、355億歐元、207億歐元和45億歐元減少到418億歐元、329億歐元、137億歐元和13億歐元。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4個月,歐盟外貿順差最大的成員國是德國,為673億歐元;其次是荷蘭和愛爾蘭,外貿順差分別為192億歐元和121億歐元;歐盟外貿逆差最大的成員國是英國,為292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