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小说图片,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片公司,刺激AV黄色网址,又刺激又黄色网站

返回首頁|能源行業產品大典 與我互動 在線投稿
掃描關注能源界官方微信

滾動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國際信息

4噸垃圾=1噸石油?高冷的北歐竟然進口垃圾

2016-12-26  來源:互聯網      關鍵詞: 北歐  進口 

       目前,全世界共有垃圾焚燒廠2100多座,其中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約 1000座。垃圾焚燒處置比例最高的國家是日本;丹麥、挪威、瑞士、瑞典、荷蘭為歐洲焚燒處置比例最高的五個國家;中國臺灣地區與新加坡的垃圾焚燒處置比例也非常高(40%—50%)。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共同特點是——地少。因為地少,垃圾焚燒發電就多了動力。
                          
                          日本大阪著名的城堡外觀垃圾焚燒發電廠,圖片來自互聯網

填埋、堆肥、焚燒和回收利用,是處理垃圾幾乎最常見的方式。在地廣人稀的國家,比如美國和加拿大,填埋是處理垃圾的主要方式。因為垃圾有地方埋,填埋成本極其低廉,比起投資幾十億美元蓋垃圾焚燒發電廠,美國人自然更愿意選擇填埋。美國超過63.5%的垃圾被填埋處理,僅有15%的生活垃圾進行焚燒。同樣道理,加拿大的垃圾焚燒率也不到10%。

                    
                     美國科羅拉多州最大的垃圾填埋場,每天接收12000噸垃圾。圖片來自互聯網

也有人對垃圾焚燒有顧慮,最大的擔憂涉及焚燒過程中產生的二噁英和呋喃等有毒物質。

1895年,德國漢堡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垃圾焚燒發電設備。1905年,美國紐約建成了全美第一家垃圾焚燒發電廠。隨后,法國、日本也相繼建成了垃圾發電廠。

在上世紀,各國的老式焚化爐由于氣體凈化技術不過關,的確存在環境污染問題。比如1990年德國垃圾焚燒廠就排放了全國1/3的二噁英。20世紀 90年代,日本大氣中測得的二噁英水平是其他工業化國家的 10 倍。基于安全及環境考慮,日本垃圾焚燒行業一度停業 3 年。

閱讀全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