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油氣巨頭殼牌就鹿特丹港200MW綠色氫氣項目——Holland Hydrogen 1做出最終投資決策(FID),計劃于2025年建成。
據悉,該項目將安裝一套由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供貨的200MW堿性電解水設備,電力來源為正在建設中的759MW Hollandse Kust Noord海上風電場項目。
據悉,該項目將安裝一套由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供貨的200MW堿性電解水設備,電力來源為正在建設中的759MW Hollandse Kust Noord海上風電場項目。

建成后,每天將制成60噸氫氣,通過管道輸送到40公里外的殼牌旗下的煉油廠,用于原油脫硫,部分氫氣也可能用于氫能源卡車。
對于本次投資決策,殼牌冒了一定的風險——歐盟關于綠色氫氣的一系列政策、法規,特別是對于“綠色氫氣”的定義,尚在討論階段。
根據歐盟委員會5月發布的征求意見稿,“綠色氫氣”的定義非常嚴格,只有采用以下三種電力生產的氫氣才能被稱為“綠色氫氣”——
新建的、專門用于制氫的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所發電力;
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的限電部分;
通過購電協議,向電網購買的綠色電力。
對于Hollandse Kust Noord項目,雖為新建項目,但只是一個常規的海上風電場,并不是專為制氫而建設的,因此,按目前版本的規定,本項目生產的氫氣不能被稱為“綠色氫氣”。
不過,殼牌計劃自己消耗所有氫氣而非出售,同時綠色氫氣的補貼政策也還沒有出臺,所以這些氫氣是否為“綠色”并不是殼牌的關注點。殼牌希望通過這個項目,盡快積累經驗,為今后更大規模的“有補貼”項目做準備。
殼牌負責人表示,他們的長遠目標是,未來占據全球綠色氫氣產量的10%。
殼牌擁有并運營著全球約 10% 的已安裝氫電解槽產能,其中包括中國的 20 兆瓦電解槽和德國的 10 兆瓦質子交換膜 (PEM) 電解槽。它們每年可分別生產 3,000 噸和 1,300 噸氫氣。
殼牌正在開展多個潛在產能超過 950 ktpa(殼牌股份)的低碳制氫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