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張家口市政府新聞辦、市能源局聯合召開成立張家口市能源局暨全市能源工作情況新聞發布會。會上,張家口市能源局新能源科科長劉峰介紹了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成效及2019年工作思路,以下是會議實錄。
新聞界的各位朋友:
上午好,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紹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成效及2019年工作思路。
一、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成效
自2015年7月國務院批復設立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以來,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及有關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關心指導下,市委、市政府把示范區建設作為加快推動我省產業結構轉型和張家口建設發展千載難逢的歷史性機遇,認真落實《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創新工作舉措,認真謀劃,嚴密部署,扎實推進,示范區建設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一)建立了高規格推進機構和研究機構。一是由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成立了示范區建設省部協調推進工作領導小組,目前已召開八次協調推進會。二是成立了示范區專家咨詢委員會、企業家顧問委員會、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研究院、張家口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研究院,為加快示范區建設提供智力支撐;三是成功召開了首屆張家口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極大提升了示范區國際影響力。
(二)“三大創新”深入推進。一是體制機制創新方面,創立了“政府+電網+發電企業+用戶”的四方協作機制,2018年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二是商業模式創新方面,實施可再生能源四方聯動扶貧開發機制,“資本+技術+資源”、“政府+企業+農戶”的可再生能源商業模式初具雛形。三是技術創新方面,國際首套100兆瓦先進壓縮空氣儲能技術示范與產業化項目和可脫網運行的100%可再生能源黃帝城小鎮多能互補示范項目列入中科院先導A專項,柔性直流、多能互補、智能微網、互聯網+智慧能源等重大關鍵技術應用項目正在陸續實施。
(三)“四大工程”有序實施。一是規模化開發取得重要進展,截至目前,全市可再生能源累計裝機1345萬千瓦,達到全部電力裝機的74.2%,位居全國前列。二是大容量儲能工程積極推進,尚義抽水蓄能電站項目近期上報核準,力爭年內開工建設;含有壓縮空氣儲能、化學儲能等儲能單元的11個示范項目正在陸續實施。三是智能化輸電通道工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5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示范工程已開工建設,張北至北京段計劃年底建成投產,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產;張北至雄安新區特高壓工程已于今年3月15日開工,計劃明年7月建成投產。四是多元化應用工程邁出堅實步伐,經過不懈努力,積極爭取,2018年張家口市成功入圍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制氫廠、加氫站加速布局,全國首條自動化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線、億華通年產2000臺氫燃料電池發動機生產線已經投產,張家口市采購的74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已經上線運營,成為全國氫燃料電池公交車運營數量最多的城市。新招標的10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年內將投入運營。
(四)“五大功能區”全面啟動。低碳奧運專區建設順利推進,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業城、綜合商務區規劃編制工作有序推進,農業可再生能源循環利用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高端裝備制造集聚區加速建設,20多家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企業簽約落戶,7個可再生能源產業項目獲2018年2億元的示范區產業創新發展專項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資金支持。
二、市能源局2019年工作思路
2019年,我們將按照黨的十九大關于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的部署要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張家口重要指示精神,將示范區建設與冬奧會籌辦、京津冀協同發展、打贏藍天保衛戰、脫貧攻堅、首都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本地發展深度融合,圍繞《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認真梳理,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出亮點,通過“五個聚焦”,重點打造“五個張家口”,實現示范區全面健康發展。
(一)聚焦多元化應用,打造低碳綠色張家口。一是進一步將“四方協作”機制向“以電代煤、以電代油”推廣,增加制氫、大數據、高端裝備制造等綠色產業覆蓋范圍,并積極向京津冀地區延伸。二是全力做好國家北方地區清潔取暖試點城市和省“雙代辦”下達的煤改電任務的銜接工作,按時完成國家下達的清潔取暖任務目標。三是落實國家能源戰略和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大力推進完善充換電、制氫設施建設。四是做好壩上地區和懷來縣大數據中心布局和規劃,進行統一招商,爭取再落戶一批大數據項目。
(二)聚焦五大功能區建設,打造轉型發展張家口。一是圍繞全市可再生能源龍頭企業開展大招商活動,積極引進適合張家口市產業發展方向的產業項目,推動可再生能源裝備制造產業高質量快速發展。二是抓緊完善《可再生能源科技創業城規劃》和《可再生能源綜合商務區發展規劃》;繼續深化與中科院、清華大學合作,爭取落戶更多的研究院、創新中心,謀劃在張家口市建設可再生能源領域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進一步提升示范區創新能力。三是加快低碳奧運專區建設,向世界兌現“綠色、低碳”的冬奧承諾,使示范區成為展示中國綠色發展形象的重要窗口。四是因地制宜實施可再生能源生態農業項目、生物燃料乙醇項目等,加速農業可再生能源循環利用示范區建設。
(三)聚焦項目引領示范,打造創新驅動張家口。一是重點抓好國家、省已批復的示范項目建設。二是加快推進柔性直流和特高壓工程建設,并進一步完善電網架構,強化農網改造升級,加快推進煤改電配電網建設。三是持續推動光伏扶貧產業,積極爭取2018年申報的221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盡快獲批,確保年底前全部并網發電,發揮扶貧作用。
(四)聚焦氫能全產業鏈發展,打造氫能張家口。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在氫能政策、研發、制氫、應用、裝備制造等方面全面發力,著力打造氫能張家口。圍繞四方協作機制出臺全市氫能產業電價政策,推動制氫廠和加氫站建設。加大與日本豐田、東芝等龍頭企業對接合作,引進億華通產業鏈上下游產業。與清華大學、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深化合作,充分發揮歐陽明高院士工作站和氫能與可再生能源研究院的作用,成立國家級氫能產業創新中心,積極推進東潤環能張家口市國際氫能技術產業園建設,提升張家口氫能創新能力。
(五)聚焦全面推廣宣傳,打造“亮”麗張家口。舉辦第二屆張家口長城?國際可再生能源論壇,把論壇打造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交流合作平臺;建立常態化宣傳機制,充分發揮電視臺、網絡、APP等媒介的輿論影響力,有節奏、有側重、有亮點、多形式、多角度進行宣傳報道,聚集人氣和資源,努力做到全社會認知可再生能源、廣泛應用可再生能源,通過示范區建設讓人民群眾真正得到實惠,努力將張家口打造成國際交往新平臺、產業發展新高地和宜居宜業新家園。
希望新聞界各位朋友在宣傳推廣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方面給予更大支持!
謝謝大家!